冷凍果蔬國內尚難吃香
市場環節多,物流費用高也制約著冷凍果蔬的內銷
業內人士認為和快餐業結合是冷凍果蔬走內銷的出路
家里來了客人,買買菜,洗洗切切炒炒,忙一個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在國內是常見的現象,國外怎么招待,去超市買來冷凍果蔬,稍微一洗,就可以輕松下鍋。你愛不愛冷凍果蔬,它的方便都在那里。
【數據】
日本消費的冷凍菠菜99%來自中國
我國的冷凍果蔬出口有多好?單單看看煙臺地區。據不完全統計,日本每年從中國進口大約80萬噸冷凍食品,日本人所消費的冷凍菠菜99%來自中國,95%產自山東,而其中一半是煙臺輸送。煙臺曾被業界譽為“日本后花園”,來自煙臺檢驗檢疫部門的統計顯示,自2011年3月至9月,日本市場半年一共吃掉超過7萬噸的煙臺果菜,冷凍蔬菜份額最大。
2011年在煙臺舉辦的“第六屆中日冷凍蔬菜質量安全會議上”,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有關負責人披露了一組數據:2011年前9個月,我國對日出口冷凍蔬菜達到15.3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2%。據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處蔬菜科駱姓工作人員介紹,去年煙臺地區出口冷凍果蔬則達到了20萬噸。
相關人士介紹,中國產冷凍蔬菜之所以出口“告捷”,主要有以下幾個優勢:第一蔬菜品種適合日本飲食風味。第二,產量大,能夠確保穩定供應。第三,勞動力低廉,對于手工操作要求很多的冷凍蔬菜生產加工來講可以控制成本,出口價格便宜。第四,蔬菜產地分布廣闊,可以實現蔬菜的多品種常年生產,有利于統購,提高交易效率。第五,中日間運輸距離較短,可以迅速應對需求變化。第六,加工技術水平高,可以應對日本消費市場的加工要求。
【出口】
去年形勢不容樂觀
據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處蔬菜科駱姓工作人員介紹,去年出口形勢特別不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民幣匯率問題。其次就是出口國家的市場準入門檻在不斷提高,無限地拔高出口條件,對企業管理、檢驗檢疫標準等采購成本的不斷提高,加之國內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的不斷增加,讓企業的產出與投入不成正比,于是很多企業不堪重負。
萊陽金永食品有限公司蔣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對日出口的產品多是“長在地下的”,比如芋頭,“他們認為埋在地下的不會存在農殘問題”。而歐洲國家則相對“寬容”得多,青睞葉類蔬菜。
“我們萊陽地區有81家出口企業,但是最近一些企業都叫苦不迭,出口越來越不好做了,原材料上漲、技術壁壘,都在壓迫著我們。不好做,F在國內人工工資也不斷提高,內外交困!
【內銷】
消費習慣沒形成,冷凍果蔬難吃香
既然出口形勢越來越緊,內銷這塊廣闊的天地如何?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冷凍蔬菜出口協調會有關負責人郭振惠說,冷凍果蔬出口企業做內銷“很難”。
她介紹,出口到日本的產品,一般都是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這樣的環節,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對照國內,困難很多,“比如高昂的進場費,批發市場繁冗的環節,國內居高不下的物流費用。這些都讓出口企業很難吃得消!
另外就是國內消費習慣的問題。郭振惠分析,除了在北京、上海等消費水平較高的地方,一些白領會選擇冷凍果蔬,普通老百姓還是喜歡從菜市場買菜做飯。
山東永益集團車先生說,他們公司對外是日本和歐洲,各自都占一半的比重。對于國內市場,他們去年下半年開始嘗試,在上海設立了辦事處,“冷凍果蔬在國內的消費習慣還沒有形成,只是個別高端人士會青睞這種方便快捷的消費方式。我們在國內沒有市場份額,所以開發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先將上海作為試點,看看如何!
【方向】
快餐是國內冷凍果蔬的出路
雖然國內市場考驗重重,但是日益增長的消費水平和快節奏的生活狀態讓國內市場不可小覷。
萊陽金永食品有限公司說他們去年接觸了上海日冷食品有限公司的快餐店,“現在主要還是供應速凍水果類的,量非常小!倍衲,沒有再接觸!皣鴥仁袌鲎銎饋矸浅B闊,完全是另外一個模式!
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處蔬菜科駱姓工作人員說,現在一些冷凍果蔬企業已經開始研究快餐標準化,“我接觸的企業多還在摸索階段。對于他們來說,這是開拓國內市場的敲門磚。至于最后結果如何,我想還得等一段時間!(記者 鄭偉偉)
業內人士認為和快餐業結合是冷凍果蔬走內銷的出路
家里來了客人,買買菜,洗洗切切炒炒,忙一個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在國內是常見的現象,國外怎么招待,去超市買來冷凍果蔬,稍微一洗,就可以輕松下鍋。你愛不愛冷凍果蔬,它的方便都在那里。
【數據】
日本消費的冷凍菠菜99%來自中國
我國的冷凍果蔬出口有多好?單單看看煙臺地區。據不完全統計,日本每年從中國進口大約80萬噸冷凍食品,日本人所消費的冷凍菠菜99%來自中國,95%產自山東,而其中一半是煙臺輸送。煙臺曾被業界譽為“日本后花園”,來自煙臺檢驗檢疫部門的統計顯示,自2011年3月至9月,日本市場半年一共吃掉超過7萬噸的煙臺果菜,冷凍蔬菜份額最大。
2011年在煙臺舉辦的“第六屆中日冷凍蔬菜質量安全會議上”,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有關負責人披露了一組數據:2011年前9個月,我國對日出口冷凍蔬菜達到15.3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2%。據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處蔬菜科駱姓工作人員介紹,去年煙臺地區出口冷凍果蔬則達到了20萬噸。
相關人士介紹,中國產冷凍蔬菜之所以出口“告捷”,主要有以下幾個優勢:第一蔬菜品種適合日本飲食風味。第二,產量大,能夠確保穩定供應。第三,勞動力低廉,對于手工操作要求很多的冷凍蔬菜生產加工來講可以控制成本,出口價格便宜。第四,蔬菜產地分布廣闊,可以實現蔬菜的多品種常年生產,有利于統購,提高交易效率。第五,中日間運輸距離較短,可以迅速應對需求變化。第六,加工技術水平高,可以應對日本消費市場的加工要求。
【出口】
去年形勢不容樂觀
據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處蔬菜科駱姓工作人員介紹,去年出口形勢特別不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民幣匯率問題。其次就是出口國家的市場準入門檻在不斷提高,無限地拔高出口條件,對企業管理、檢驗檢疫標準等采購成本的不斷提高,加之國內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的不斷增加,讓企業的產出與投入不成正比,于是很多企業不堪重負。
萊陽金永食品有限公司蔣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對日出口的產品多是“長在地下的”,比如芋頭,“他們認為埋在地下的不會存在農殘問題”。而歐洲國家則相對“寬容”得多,青睞葉類蔬菜。
“我們萊陽地區有81家出口企業,但是最近一些企業都叫苦不迭,出口越來越不好做了,原材料上漲、技術壁壘,都在壓迫著我們。不好做,F在國內人工工資也不斷提高,內外交困!
【內銷】
消費習慣沒形成,冷凍果蔬難吃香
既然出口形勢越來越緊,內銷這塊廣闊的天地如何?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冷凍蔬菜出口協調會有關負責人郭振惠說,冷凍果蔬出口企業做內銷“很難”。
她介紹,出口到日本的產品,一般都是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這樣的環節,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對照國內,困難很多,“比如高昂的進場費,批發市場繁冗的環節,國內居高不下的物流費用。這些都讓出口企業很難吃得消!
另外就是國內消費習慣的問題。郭振惠分析,除了在北京、上海等消費水平較高的地方,一些白領會選擇冷凍果蔬,普通老百姓還是喜歡從菜市場買菜做飯。
山東永益集團車先生說,他們公司對外是日本和歐洲,各自都占一半的比重。對于國內市場,他們去年下半年開始嘗試,在上海設立了辦事處,“冷凍果蔬在國內的消費習慣還沒有形成,只是個別高端人士會青睞這種方便快捷的消費方式。我們在國內沒有市場份額,所以開發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先將上海作為試點,看看如何!
【方向】
快餐是國內冷凍果蔬的出路
雖然國內市場考驗重重,但是日益增長的消費水平和快節奏的生活狀態讓國內市場不可小覷。
萊陽金永食品有限公司說他們去年接觸了上海日冷食品有限公司的快餐店,“現在主要還是供應速凍水果類的,量非常小!倍衲,沒有再接觸!皣鴥仁袌鲎銎饋矸浅B闊,完全是另外一個模式!
煙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處蔬菜科駱姓工作人員說,現在一些冷凍果蔬企業已經開始研究快餐標準化,“我接觸的企業多還在摸索階段。對于他們來說,這是開拓國內市場的敲門磚。至于最后結果如何,我想還得等一段時間!(記者 鄭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