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丹寨:葡萄架上結“甜蜜產業” 果農摘袋喜迎豐收
眼下,正是葡萄收獲的季節,在丹寨縣的各大葡萄基地,上萬畝葡萄果實累累,果農們正忙著采收醞釀了一季的“甜蜜產業”,依托山地發展的高效農業,正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產業。
在丹寨龍泉鎮馬鞍村,80多畝葡萄長廊一山連著一山,順著山勢起伏,晶瑩剔透的果實爬滿枝頭。這幾天,村民何海寧一家總動員,每天都在基地忙著采收葡萄,今年,老何的30多畝紫葡萄頭一年掛果,畝產就達到了2500多斤,以每斤八塊錢的價格來計算,老楊今年的收入也相當可觀。
果農何海寧,第一年,我們做成這樣,已經很高興了,一畝地能產兩三千斤,第一年,明年那就多了,明天就翻番了,后年也更翻番了。
村里的葡萄接二連三的進入成熟期,村民們一邊忙著采摘、一邊還要包裝上市,為了提高果農們的工作效率,讓產品更快打入市場,這些天,鄉鎮干部、駐村干部、村干組成采收隊,分赴果農基地幫忙采收。駐村干部楊秀海:我們來幫助他們采果都是小事,經常來跟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對村里的發展有什么想法,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
在揚武鎮大朗村,200多畝水晶葡萄也迎來了豐收,三年前,村民們自發向山要地,在荒坡上種植水晶葡萄,同時,在葡萄架下套種其他作物,既保持了水土、又節約土地,群眾還獲得收益。
據了解,丹寨縣共種植葡萄1.2萬畝,種植戶達200多戶,年產葡萄3萬噸,產值達600多萬元。
在丹寨龍泉鎮馬鞍村,80多畝葡萄長廊一山連著一山,順著山勢起伏,晶瑩剔透的果實爬滿枝頭。這幾天,村民何海寧一家總動員,每天都在基地忙著采收葡萄,今年,老何的30多畝紫葡萄頭一年掛果,畝產就達到了2500多斤,以每斤八塊錢的價格來計算,老楊今年的收入也相當可觀。
果農何海寧,第一年,我們做成這樣,已經很高興了,一畝地能產兩三千斤,第一年,明年那就多了,明天就翻番了,后年也更翻番了。
村里的葡萄接二連三的進入成熟期,村民們一邊忙著采摘、一邊還要包裝上市,為了提高果農們的工作效率,讓產品更快打入市場,這些天,鄉鎮干部、駐村干部、村干組成采收隊,分赴果農基地幫忙采收。駐村干部楊秀海:我們來幫助他們采果都是小事,經常來跟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對村里的發展有什么想法,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
在揚武鎮大朗村,200多畝水晶葡萄也迎來了豐收,三年前,村民們自發向山要地,在荒坡上種植水晶葡萄,同時,在葡萄架下套種其他作物,既保持了水土、又節約土地,群眾還獲得收益。
據了解,丹寨縣共種植葡萄1.2萬畝,種植戶達200多戶,年產葡萄3萬噸,產值達6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