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餞:一場添加劑的盛宴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中國人永遠的話題。從早上獲知蜜餞各種添加劑超標、制作原料與垃圾為伍,辦公室的吃貨們就開始爆發了,從蜜餞的沒營養、糖份高到衛生隱患,還有率先曝光的“來一份”食品,統統罵了個遍?偨Y兩句話:1、犯了眾怒!2、墻倒眾人推!那么蜜餞、果脯這些水果制品之于我們到底有何存在和食用的價值?對比它所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是該去還是該留?
一、果脯、蜜餞、水果干絕非一丘之貉
我們先來看看水果制品的分類,以防果脯蜜餞落馬事件導致人們對于水果制品的采取連坐,一棒子統統打死!
1、果脯:水果原料經過加熱糖漬(一般要65%以上的糖溶液)干燥后的產物,外觀上晶瑩剔透。因為糖溶液的防腐效果,一般不添加防腐劑也有一些低糖果脯里會適當添加防腐產品。但是由于其加熱過程,營養素有流失,而且添加了大量的糖分!不太適合長期、大量食用。尤其是兒童、老人、肥胖和糖尿病人。由于為了追求口感,果脯現在也開始添加各種添加劑,并非絕對的零添加!
例如:桃脯、蘋果脯、梨脯、棗脯、青梅、水晶蜜棗
2、蜜餞:望文生義,最初的蜜餞大概是由蜂蜜浸漬水果而成,后來為了增加口感里面不僅加糖還添加了許多甜味劑、香精、酸、鹽和防腐劑。發展到現在簡直就是添加劑的盛宴!營養價值比不上新鮮水果,還因為高鹽分和添加劑,讓人不敢恭維!但是公平的說一句,蜜餞的酸甜口味確實能讓人胃口大開,食指大動,在嘴巴發苦、食欲不佳的時候吃一顆,開開胃也并非是壞事!
例如:各種話梅、橄欖、西梅等!
3、水果干:水果通過晾曬、風干、烘烤、干燥后的產品,基本上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質。僅有水分和一些維生素C等害怕加熱維生素的損失。相對上述兩者水果干健康、美味適合用作加餐零食。
例如:大棗、葡萄干、杏干等。俗語有稱:“一日三棗,容顏不老”。
二、果脯蜜餞,添加的秘密!
這些添加的秘密只需在購買時,動動手腕,翻到背面就一目了然了。經常出現的無非是;甜蜜素、阿斯巴甜、糖精、安賽蜜、檸檬酸、香蘭素、苯甲酸鈉、檸檬酸等。這些看上去很專業的名詞后面到底代表著啥意思呢?它們能給蜜餞帶來什么樣的風味?
第一大類:甜味劑,上述的甜蜜素、糖精、安賽蜜都是人工合成甜味劑,阿斯巴甜是天然的氨基酸甜味劑。它們的甜蜜指數都遠高于蔗糖,所以在果脯和蜜餞中經常會看見他們的身影,用來代替部分蔗糖!
第二類:酸味劑,檸檬酸。酸甜口感是果脯蜜餞的一大特征,也是為人所愛的一個重要口味。這要得益于檸檬酸的加盟!
第三類:防腐劑,苯甲酸鈉。由于甜味劑代替了部分蔗糖,果脯蜜餞的防腐效果就沒那么好了,所以要適當添加防腐劑,延長食品的保質期。
第四類:香精,香蘭素。為了增加果脯蜜餞的香味,好讓甜蜜和果香更加誘人;
第五類:食鹽。同樣也是為了起到防腐的作用,同時增強食品的風味和口感。
三、果脯蜜餞超標、超量、超害人
1、首先是蜜餞果脯在原材料上的問題。我們也看到了新聞報道,不法商販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使用一些腐爛變質的水果加工果脯蜜餞;**變質的水果滋生大量的微生物及其微生物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及時把**的部位切除,有害物已經殘存在整個水果內部!
2、為了遮掩原材料**變質就需要大量使用漂白劑對原材料進行“美膚”。焦硫酸鈉就開始粉墨登場!本身也沒什么問題,但是壞就壞在過于“濃妝艷抹”,過量使用漂白劑導致殘留超標,食用蜜餞時會刺激傷害我們的消化道和呼吸道,有嗆人的感覺!
3、各種添加劑超標:食品添加劑大多數為化學合成物質,具有一定的毒性,少數還可引起**反應和蓄積毒性。在國家限制的安全范圍內使用是沒有毒副作用。但是過量使用對人體產生危害就不得而知。不法商人為了一味追求口感,對于添加劑的使用早已超出了國家標準的限定!甚至高達幾十倍!
4、加工衛生環境差,造成菌落總數及其霉菌總數超標。加工生產果脯蜜餞的大部分是一些小作坊,沒有規范衛生的操作空間,工作人員缺乏衛生意識,如同新聞所說,蜜餞隨地扔或者垃圾為伍!
文已至此,究竟是為果脯蜜餞的美味流連忘返,還是為了健康跟蜜餞告個別?成事在人!食客們,自己權衡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