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套袋背后有乾坤
引進水果套袋技術普及至今20年,套什么怎么套大有講究
水果套袋背后有乾坤
九峰鎮果農展示5元/斤套袋奈李,不套的僅1元/斤!跣旖ㄈA攝
□南方農村報記者 徐建華 錢普貴
實習記者 趙飄飄
近日,炒得沸沸揚揚的“藥袋蘋果”事件,令人們的神經再次繃緊。事實上,給水果套袋并不新鮮,這項技術自上世紀90年代從國外引進以來,僅20年時間就風靡全國,它對于減少農藥殘留、提高果蔬商品價值已立下汗馬功勞。然而,自從有“特異功能”的果袋出現在果場后,就讓這項技術蒙上了陰影。
果實套袋是重要技術
又是奈李一年套袋時。在樂昌市九峰鎮,種奈李的果農們,大多忙于在果園和綠峰果菜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來回穿梭,或咨詢套袋技術,或選購套袋。擺在他們面前,可選擇的果袋已不再是幾年前的唯一一種,而是形形色色。
社長潘國開介紹,從層數來分,有價格較貴的進口雙層袋,有經濟實惠國產雙層袋,有防止果銹、提高果面光潔度為主要目的的單層袋;從透光度來分,又可分遮光類紙袋,透光類果袋,和半透光類果袋;還有塑膜袋、編織袋、無紡布袋和自制報紙袋。它們主要由牛皮紙、泡沫、化纖和塑料等四種材料做成,生產廠家上千。潘國開預計,按照目前勢頭,今年九峰鎮2萬畝奈李套袋的比例起碼達到50%。
從不喜歡給奈李套袋,到對套袋情有獨鐘,九峰鎮果農接受這個新鮮事情用了若干年。農業部有官員介紹,我國大陸的水果套袋技術是上世紀90年代初,從日、韓、中國臺灣等地引進,到2005年確定為我國種植業大力推廣的十大技術之一,是我國生產綠色果品的一項重要技術、生產優質高檔水果的一條重要管理措施。應用范圍從最初的山東,擴展到陜西、山西、河北,至今已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套袋的品種也從最開始的蘋果、梨等,擴展到芒果、楊桃、石榴、葡萄、臍橙、荔枝(珍稀品種)、夏橙、水蜜桃、香蕉、木瓜、菠蘿、柚、甜瓜、反季節苦瓜等30多種果蔬以上。
套袋風靡的背后,自然是經濟效益的推動。廣西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前總農藝師王輯義介紹,水果套袋具有減少鳥害蟲害、防止農藥污染、抗雨水傷害、防止日曬風害、防止刮傷變形、提高水分甜度、改善水果色澤、防止霜凍危害、延長采收時間、提高品質、增加生產量、縮短果實生長期等多種作用。
正是因為生產應用有效果,套袋給果農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王輯義說,因為改善外觀品質和減少農藥殘留,水果便擠進了國際市場,提高了身價。而即使留在國內市場,價格也高人一截。以蘋果為例,套比不套每個蘋果能多賣0.5元,凈利潤0.4元左右!澳卫畹牟町惿踔粮哌_5倍!迸藝_說,套袋奈李,市場價一般在5元/斤左右,但不套的僅1元/斤。